固態和普通硬盤有什么不同固硬盤需要碎片整理嗎?
首先它們的區別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
4. 基于DRAM的固態硬盤寫入速度極快。
5. 無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閃存的固態硬盤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
8. 工作溫度范圍更大。
9. 低容量的固態硬盤比同容量硬盤體積小、重量輕。然而在用固態盤的時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把機械硬盤時代的“好習慣”帶到了SSD上不一定“好用”。在以前,我們總會聽到各種“磚家”的提醒——系統變慢記得碎片整理,往往整理過后能感覺到系統運行明顯快了很多,殊不知碎片整理對于SSD來說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推薦:win7 64位旗艦版下載
“磁盤整理”對固態硬盤來說是一種折磨
“磁盤整理”對固態硬盤來說是一種折磨
消費級固態硬盤使用的MLC NAND FLASH作為儲存介質,這種芯片一般只有5000~10000次的擦寫壽命(P/E),碎片整理需要對硬盤頻繁擦寫,會大大減少SSD的使用壽命,其實,SSD自帶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盤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盤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盤時代的產物,并不適用于SSD。
除此之外,可以考慮禁用win7的預讀(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在SSD平臺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通過禁用這兩項功能降低硬盤讀寫頻率。讓分區保留足夠的剩余空間
前面有說過SSD的“垃圾回收機制”,可以算是SSD內部最考驗主控能力的步驟:當硬盤占用接近“滿容量”的時候,垃圾回收的量非常多,主控芯片需要處理大量數據,幾乎是滿負荷運作,這就是為什么SSD越用越慢的原因之一。
所以讓分區保持“苗條”很重要,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放到機械硬盤“倉庫”等等,讓固態硬盤分區保留足夠的剩余空間,這也是我們一直都比較推薦大家使用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混合使用的原因.然而對于固態盤的日常維護可以準訊以下: 固態硬盤相對老式硬盤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反應速度快,壽命長,本身防震.缺點是價格昂貴,比老式硬盤價格貴得多的固態硬盤容量只有幾十Gb,這么小的容量只能做系統盤,所以,使用固態硬盤的無一例外的都關閉系統還原和休眠功能并且把虛擬內存挪到其他盤下,其目的都是為了減少對固態硬盤空間的占用,什么時候100人民幣能買到1tb的ssd那么所有這些就都無所謂了.其他無特殊要求.